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11月澎湖旅遊-Day2


入夜風很大的澎湖白天卻有個好天氣(當然風還是不小),可能是海水比熱大的關係,即使這個季節括大風也不會令人感到冷冽刺骨。今天風勢依舊強勁,獨木舟的行程也取消了,我們家早已習慣在旅遊淡季出遊,早就適應沒有參加熱門活動的行程,所以沒有失望的感覺。更何況今天有個精采的北環路線等我們。吃完鯨魚準備的早餐我們動身前往東衛,原本想參觀文石館腳下油門直接開到許家村。
其實我也忘了許家村有條桂花巷,只是遠遠望去有幾座吸引我的古厝,很自然就把我帶到許家村。其實澎湖的古厝都很類似,形式差異不大,尤其是在同一個村落想看到不同風格的結構的房舍其實很少。差異比較大的會是村落中比較富有的家族,在細節上會加上很多裝飾,如果這個家族盛況又延續好幾代,隨者不斷的加蓋整修,整個建築物就會融入比較多種風格。我們在許家村的小巷弄中穿梭引以為樂,整個村落充滿了Jeromi的嬉鬧聲。
正當我們對眼前一條巷弄品頭論足時,有個種菜的大嬸跟我們說這條就是有名的桂花巷。大嬸家的老宅剛好在整條巷弄最「精華」的地段,過去雖然有重建的念頭卻不忍心破壞這條美麗的巷子,而另覓地點蓋房子。這個心態普遍存在許多老ㄧ輩澎湖人的心中,今天澎湖能有這許多咕咾石巷弄真要感謝他們。
逛完許家村我的肚子已經咕嚕叫,因此決定先直奔通樑看大榕樹順道一嚐料好實在的仙人掌冰。通樑保安宮前的這株大榕樹蓋滿整個廣場,隨風響起沙沙聲令人心神暢快,我們看到榕園小吃可惜今天沒開。
附近有幾家仙人掌冰卻沒看到易家招牌,信步走到跨海大橋旁終於發現小小的招牌。仙人掌冰還不錯吃,原本以為會帶有微酸的感覺,嚐起來反而是淡淡的甜味。由於易家的仙人掌冰不添加其他人工香料色素,重口味的人可能會不習慣,但是喜歡清淡的人可能會愛上這天然的口感,我們只買了兩支,老闆卻多送Jeromi一枝,讓原本以為不能吃冰的小鬼歡心雷動。
我們依例在澎湖跨海大橋前照相,而後開始比較橋墩兩邊的海水。果然右邊屬於外海的海域呈現波濤洶湧的景象,左邊內海則呈現風平浪靜的特意景象,澎湖古時稱為「平湖」緣由至此。
穿越跨海大橋我的車速逐漸加快,肚子實在無法抗拒清心餐廳的招喚。
清心聲名遠播據說來澎湖的旅人總要吃過一趟,尤其是頭號招牌「金瓜米粉」這道經國先生來澎湖必點的佳餚。我們點了一盤生海膽、炒八角魚、鹽酥蝦、金瓜米粉、炒青菜、海鮮紫菜湯,其中金瓜米粉、海鮮紫菜湯都屬上品,炒八抓魚也有水準,鹽酥蝦口味就比較不足,生海膽沒有腥味但是甜味不足沒有配合的醬汁有點美中不足,總共花了700元。
吃完清心有點想睡午覺,我在內垵遊憩區停車,獨自跑去看柱狀玄武岩,後來下午經過大果葉玄武岩才知道應該把時間留在那邊。
離開內垵我們到西台古堡,這裡不愧為澎湖第一軍事要塞,厚重的水泥建築給人十分堅固的安全感,這是在台灣的砲台所沒有的感覺。Jeromi好奇地在黑暗的甬道間奔跑,整個西台古堡只有我們三個遊客我們就暫時當山寨主吧!
西台古堡當年有ㄧ座十二吋砲、兩座十吋砲、ㄧ座六吋砲。這樣的規模威力也是ㄧ般砲台罕見,構築起澎湖第一道防衛。
接著我們又前往赤馬的五孔頂碉堡,碉堡內真的有五個孔,有的地圖或路標寫成砲台應屬筆誤。碉堡附近有座涼亭可以看到附近的魔鬼山(原名牛心山)視野很好。
為什麼叫魔鬼山?許是周圍滿佈墓地的關係吧!其實把墳墓想做先人的守護也就不會害怕。經過五孔頂碉堡,大果葉玄武岩的路不易認,但是不可錯過,因為這裡有最秀麗的玄武岩景觀。
壯麗的柱狀玄武岩景觀在澎湖很常見,但是大果葉美的秘密就在玄武岩前的水池,讓稜角分明的玄武岩增添幾許嬌柔的秀緻。
接下來我們穿過ㄧ個草原看到許多牛羊,不多久就到今天最重量級的景點「二崁古厝群」。
昨天提到的「穎川衍派」是陳姓宗族的來源,二崁居民多是陳氏後裔,許多子弟曾在台南一帶的中藥店學習藥理也因此致富。其中陳氏大宅(三級古蹟)是最具規模的人家,值得買張30元的門票入內參觀,屋內有傳統的澎湖民居特色,又揉合一些台灣本島書香人家才有的彩繪裝飾,這是澎湖比較少見的。這也映證文化面的遺跡比物質面的遺跡流傳更久,也更會引起後人共鳴。
陳家大宅後有家杏仁茶,味道濃郁也是遊客必嚐的飲品。有隻大大的白色汪汪ㄧ直在二崁跟Jeromi玩耍,要離開牠時Jeromi還因此依依不捨的哭了呢!
我們到大義宮前正好遇到廟前在演野台戲,聽不懂台語的Jeromi黏著不走,我們只好陪著他看一段聖上勸程咬金帶兵的橋段。其實大義宮的地下世界有幾隻綠蠵龜是遊客必看的景點,可惜Jeromi完全被野台戲吸引。
這時候天候已晚,我們想到今天還未去過鯨魚洞,趕忙驅車前往小門嶼,頂著即將入夜的大風拍了兩張鯨魚洞的照片就躲回車上,返回民宿準備大啖碳烤美食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