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蘇花之旅-3 美崙山、三棧溪、靜思精舍、崇德海岸



7/14晨,雖然民宿房間隔音不好,但是昨晚對街的豐年節活動實在太Hi了,所有的房客還在夢鄉。我們卻早早起床,到近郊的美崙山先活動筋骨。

美崙山標高才108公尺,坡度平緩最適合小朋友遊玩,Jeromi一下車就開始奔跑而上。大清早除了當地人沒有遊客出沒的影子,清新的空氣讓登山步道旁的花朵更顯嬌豔。


離開了美崙山,我的導航系統Papago又開始帶我走迷宮,據說在花蓮papago最喜歡帶人往荒郊野外的小路衝。花蓮市的道路雖然不是棋盤狀,但是主要幹道不多,加上一邊是海一邊是山,仔細辨認也就能知道方向。所以在花蓮應該可以關掉導航系統的。

今日我們的目標是到三棧溪玩一天,途中遇到七星潭柴魚館的指標想讓Jeromi看看柴魚製造過程於是我們在館前停車。柴魚館是舊的工廠改建,主體建築大致上還維持當年的格局,其中B1到三樓的燻培房間規劃成展示間,清楚呈現柴魚製作的步驟及相關知識,還有真實煙燻後硬如石塊的池魚乾,沒看過朋友建議值得前往參觀,館內有販售一些柴魚相關食品,雖然好吃但是售價不斐。由於柴魚館禁止拍照,有興趣的人可以到七星柴魚館官方網站看看。

接下來就是此趟來花蓮的重頭戲~三棧溪戲水。可是我們一家人都不知道玫瑰石長什麼樣子,擔心屆時不小踩到寶而不知,所以先到省道旁的石藝店參觀。(參考google查到的照片)



玫瑰石最早就是在台灣花蓮的三棧溪發現,似玫瑰般的粉紅色澤是它命名的原因,後來木瓜溪也有發現玫瑰石,雖然色澤不比三棧溪的玫瑰石豔麗,但是縱面剖開其中的黑色斑痕卻有如潑墨山水,也有不少擁護者喜歡它的意境。後來全世界陸續也有發現玫瑰石,或立霧溪也有發現,但是三棧溪的玫瑰石仍是收藏者的首選。目前三棧溪從三棧部落以上的河段已屬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是禁止採集玫瑰石的,所以店家標榜的玫瑰石如果硬說產地是三棧溪那店家可就犯法了囉!


我們到了三棧社區恰巧有活動,當地的小朋友已經在水中嬉戲。Jeromi帶齊玩水裝備忙拉著我下水,溪水清澈見底只有十幾公分深,Jeromi一屁股坐下便開始挖小石頭玩水。


我則躺平在水中只露出一個腦袋,這真是夏日消暑最好良方啊!我隨意撈起溪底石頭可沒看到玫瑰石,也許是早年大量開採後已不多見。
花蓮是石頭的故鄉,就算沒有玫瑰石加持仍然是賞石玩石的好地方。我們在三棧溪一直待到日過正午,肚子餓了才上岸離開。少了透心涼的溪水我們決定先回民宿吹冷氣睡午覺,這一覺醒來可就到了黃昏。晚上到市區夜市逛逛順便買名產。

7/15天氣陰,今天是返回台北的日子。由於天候不佳擔心越晚路況越差,我們決定中午前離開花蓮。吃完早餐我們驅車前往慈濟園區參觀,許是大愛劇場看太多想更近距離看看慈濟。

這裡的慈濟人跟外邊有些不同,感覺上沒有給人那種急迫的壓力,有一位法師跟我們聊了許久,大多是講環保的議題。雖然環保這兩年很熱門,但是過去我一直也很關注。只不過最近因為美國副總統兼大富翁的高爾登高一呼,全世界的媒體就極力熱炒這個議題,似乎過去根本沒人談環保。其實這股風潮還是商業利益,堪稱21世紀初最大的騙局,而這個騙局本身就是一個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慈濟最近反對蘇花高的興建,理由之一也是環保,因為從雪山隧道的經驗,慈濟認為這會斷了東台灣的水脈。我只是很好奇,蘇花高的路線都還沒決定,這些環保人士怎麼就如此肯定會從哪裡經過,從哪裡穿山越嶺斷了水脈。其實環保與建設未必永遠對立,很多時候是可以共生,只是看規劃的人有沒有用心。這不是我在贊成蓋蘇花高,我只是認為讓花蓮的交通更便捷還有很多方法,比如擴寬現有的蘇花公路、改建舊有的中橫支線、提高東部鐵路的運輸等方式,未必會造成16條地下水脈的斷絕。(環保人士十六條水脈的算法是把雪山隧道切斷的四條水脈乘以蘇花高比北宜高的長度倍數,我覺得這種算法蠻天真的)。

離開慈濟我們最後到崇德海岸,這裡沒有七星潭遊客的喧囂,卻多了一份寧靜的祥和,往北方望去清水陡直的峭壁就在眼前。這時候天空已經開始飄著小雨,我們貪婪地再望一眼崇德然後踏上歸途。



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

蘇花之旅-2 太魯閣、三棧溪、A DA WANG豐年節



太魯閣是台灣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也是台灣學生從小到大畢業旅行會去的地方之一。如果您跟我一樣十年沒再造訪過太魯閣,建議您再造訪一次。

太魯閣真的不一樣了,自從人車分道之後遊客可也在部分路段下車慢慢欣賞沿途的風景,國家公園也規劃很多條步道讓遊客可以做更深度的旅遊。

相較於清水斷崖磅礡的氣勢太魯閣峽谷多了一份婉約的內涵。曲折的峽谷、純白的大理石巨岩、奔騰的溪流、青翠的山頭、蓽路藍縷的歷史都增添了太魯閣的神韻。
睡了一個早上的Jeromi一下車就活蹦亂跳,心裏一直以為會去海邊玩的他顯然樂於接受生平第一次的太魯閣之旅。
雖然我很想走一兩條國家公園的步道,但是有Jeromi跟隨我們只能把重點放在九曲洞這一段,據說這裏兩旁的石壁都還留著當年開路的釜鑿痕跡,Jeromi幾乎用奔跑的完成全程(來回兩趟喔)。我自己也很興奮,相機大部分的記憶體幾乎都留給了這邊。


離開了太魯閣我們前往三棧溪替明天的行程探路。三棧溪是我們此行的菁華,除了玫瑰石的大名之外,據說也是戲水的好地方。Jeromi吵著要玩水,正巧橋下有群當地人在戲水,我探勘一下水深,哈哈,居然只有十公分。原來這裡是下游,離出海口不遠所以水流平緩。至於水質呢?可以從數公尺外直接看到溪底的石頭,還有小魚小蝦,就表示這裡OK啦!我們玩了一個多小時,肚子實在受不了就先準備前往民宿。

民宿在民權路上靠近花蓮港,原本以為很好停車恰巧遇上了花蓮地區A DA WANG聯合豐年節,因此晚上我們又多了一個活動囉!
整個暑假花蓮縣安排了很多旅遊活動,比如鯉魚潭的星光水舞,市區附近的星光大道等等可以到縣府網站找到相關資訊。

由於晚上忘了帶相機,就讓大家到豐年節網站上看看活動介紹吧!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蘇花之旅-1 蘇澳與南澳


這次的蘇花之旅我們希望能夠放鬆心情慢慢賞遊,所以不打算超過花蓮市區以南的景點。三棧溪、崇德海岸、太魯閣是我們此行的目標。另外旅途中我們也意外收集到蘇澳冷泉公園以外的冷泉口,南澳有一條朝陽國家步道,更幸運地居然遇到7/13~7/15連續三天晚上舉辦的「A DA WANG聯合豐年祭」。我們此次的旅程就是在看石頭玩石頭,不過加上歷史、文化與自然科學就成了豐富的旅程。


7/13晨6:40,比預計時間晚半小時出發,我們帶著木柵有名的水煎包當早餐準備在路上享用,避開上班車潮穿越雪山隧道前往第一站「蘇澳」。來到蘇澳還早,原本是要看看地圖上的「白靈寺」跟大陸同名的古剎有何關係,結果卻大失所望。這時候熱心的當地人卻提供我們更棒的私藏景點。其中位在冷泉公園停車場旁的小溪中,居然也有一口源源不絕湧出的冷泉井。

據說這是當地人從小玩到大的地方,小時候還會提著水桶把這冰涼涼(終年22C)的冒泡汽水帶回家喝。


與這個熱心媽媽閒聊中我們又得知不少蘇澳當地的私房景點,作為下次造訪蘇澳的目標。

停車場的馬路旁有一些菜園,園裡已經長出不少瓜果,還有綻放的牽牛花,我們為人父母當然趁這著個機會幫Jeromi上一堂自然課。短暫的休息過後我們開始前往南澳。


才剛入蘇花公路前後的車流就趕路似地狂飆,吾等渡假之人不願跟隨,在路旁停下腳步,找個視野開闊的地方從遠處欣賞東澳海岸。原本氣象預測東部天氣不穩定,但是十點多的南澳可是九個太陽的炎熱,隨著衛星定位我尋找鎮安宮,希望能找到書上所說的羅大春開路紀念碑。

雖然是一塊不起眼的石碑,這可是見證蘇花公路的濫觴呢!續往南澳漁港方向前行,原來地圖上的龜山已經多了一條朝陽國家步道,天熱我們沒有登上步道,卻在漁港前看到了一塊寫著古銅礦遺址的指標。我沒找到遺址,卻發現小道旁的碎石頭閃閃發光,原來小石頭上就有著亮亮的銅礦,另外有些石頭也有一層層的雲母,在陽光下也是潾光閃閃。

後來回家後從網路上看到龜山的另一面就是美麗的南澳海灘,而南澳除了海邊之外,朔溪也是非常不錯的活動,這個純樸美麗的村落值得下次專程為它前來。過了南澳周圍的車子又開始把蘇花公路當成蘇花高狂飆,我找了一個機會停在路旁的空曠地,走出車外用力欣賞一下眼前這國際級的險惡海岸-清水斷崖。



未完待續~